赵姓,是一个汉族姓氏,嬴姓十四氏之一,在中国《百家姓》中排名第1位。曾是晋国六卿之一,西周朝代的造父是汉族赵姓之始祖。赵是秦朝国君之氏,也是宋朝皇室之姓,在现今中国北方地区也是常见的姓氏之一。2016年最新姓氏人口数目的排名,赵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2.29%,约2750万人,排名第8。
造父封于赵城而得赵姓,至叔带(造父的第七代子孙)时,率领子孙迁往晋国,后来建立赵国,史称“去周如晋,赵姓始昌”。在赵国灭亡时,赵姓已分布以下地区:赵城、耿、原、晋阳、代、邯郸、武城、真定,在今山西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等地都有赵姓。赵国的疆域包括今陕西一部分,赵武灵王时开疆拓土,疆域扩充至河套地区,赵亡前赵姓的活动范围还包括今陕西、内蒙古。
秦始皇灭赵国后,把代王赵嘉派往西戎,赵姓随之迁往甘肃,赵嘉之子赵公辅裔孙世代居住在天水(今属甘肃),形成一个望族;赵王迁被秦始皇流放到今湖北房县,子孙在今湖北繁衍。
秦朝末年,秦国宗室真定(今河北正定)人赵佗建立南越国,又把赵姓活动范围推广至今两广和越南北部。
汉族赵姓
起源
赵氏的血缘祖先是五帝之一的少昊氏。其后,又有因为帝王的赐姓、冒姓、婚姻等改为姓赵。赵姓的始祖造父,嬴姓,伯益的后代,蜚廉五世孙,中国历史上著名善御者。赵国的祖先,是颛顼、少昊的后代,将盗骊、骅骝、绿耳等宝马献给周穆王。周穆王让他驾车,西巡狩,见西王母,周穆王乐而忘归。后来,徐偃王反周,周穆王日驰千里马,大破徐偃王。于是将赵城赐给造父,从此造父为赵氏。
人口分布
2008年,赵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山东半岛和淮河流域,每平方公里的赵姓人口达到7.5人以上,有的地区达到11人以上;其次在河南、河北、东北三省、安徽北部、江苏北部、陕西中部、四川北部,每平方公里的赵姓人口达到6人以上。
赵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表明: 密度最高的(6人以上/平方公里)地区仅仅占国土面积的16.9%,赵姓人口大约1176万; 4.5—6人/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3.7%,赵姓人口大约704万; 1.5—4.5人/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6.8%,赵姓人口大约715万; 不足1.5人/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42.6%,赵姓人口大约153万。
赵姓分布很广,但不均衡。赵姓在北方地区是常见的姓氏之一,沿黄河流域的省区是赵姓分布的主要地区。
匈奴赵姓
西汉时,降汉匈奴中,有赵信,与赵安稽等人。
蒙古
沙陀部后裔,有姓赵者。
满族赵姓
赵姓(满语:ᠵᠣᠣ,穆麟德转写:Joo)是当代满族的常用姓氏之一,也是最早使用的汉字姓氏之一。早在金朝之时就有“金人姓氏斡准曰赵”的说法。明朝时期,有东宁卫熟女真赵安、建州女真首领赵锁罗骨等以赵为姓。清朝嘉庆年间,有宗室以其为百家姓之首而改姓“赵”。
女真术甲氏,以赵为氏,如赵良弼。
源流
由于觉罗氏素有赵宋之裔的传说,又因其音似,故为满族赵姓的主要来源。其中以伊尔根觉罗氏为主,包含爱新觉罗氏、舒舒觉罗氏、呼伦觉罗氏、阿颜觉罗氏、阿哈觉罗氏、察喇觉罗氏、通颜觉罗氏、西林觉罗氏、嘉穆瑚觉罗氏、格伦觉罗氏等。此外,董鄂氏也因系出觉罗氏,而且有人还考证出其先祖为被金人北迁之宋英宗系宗室,故亦姓“赵”。还有吉林乌拉地区的完颜氏、钮祜禄氏、乌拉那拉氏后裔以改姓赵者为多,分别称“王赵”、“郎赵”和“那拉赵”。
然而,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现代人类学重点试验室在2014年的一份研究显示,通过比对爱新觉罗氏几组后裔的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,得知清宗室的Y染色体属于通古斯民族常见的C2b,而赵宋汉族后裔中未发现此类型,因此至少可以排除爱新觉罗氏的父系出自北宋赵氏的说法。
其余源流有兆佳吉勒氏、兆佳氏、兆尔佳氏、鄂卓氏、鄂岳氏、喜塔喇氏、喜拉氏、刁落氏、觉尔察氏、蒙鄂络氏、希卜鲁氏、塔察觉尔察氏、吴鲁哩氏、伊拉里氏、佟佳氏、巴雅拉氏、特济氏、赫宜氏;以及加入当代满族的蒙古扎拉尔氏、赵罗特氏、赵禹特氏、林明克氏、卓特氏、渣特生赵尔氏;汉族和朝鲜族的赵氏等。
朝鲜赵姓
赵姓在朝鲜半岛是一个颇为普遍的姓氏。而历代亦有不少赵姓的名人。根据大韩民国在1985年所作的人口统计调查,当时在全韩国总共有877,050名姓赵的居民,他们分别属于54个不同的本贯;到2000年,总共有305,963户983,969名,属于68个本贯。
起源
朝鲜半岛的赵氏有多个起源。当中有部分不可考,亦有部分仍能保持从中原大陆始祖的起源。不过即使是源自中原的分支,他们的本贯大多数都以在朝鲜半岛的最初聚居地而命名。不过,朝鲜的赵氏本贯有很多都只能追溯至13世纪时的高丽时代,与南宋灭亡的时间大致相当。